一、背景与需求说明
在日常使用 WorkFine 进行数据处理时,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通过 API 接口进行批量或循环查询的需求。然而,大多数 API 接口默认只支持单条数据查询,或者最多支持有限的批量查询。当面对成千上万条数据时,手动操作显然不现实。
最近,我正好遇到了一个类似的场景:对我的个人技术站点 www.bn1000.com 的访客流量进行分析,特别是地理位置和页面访问路径等维度的深入分析。为此,我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流程,并最终成功实现了目标。
二、整体解决方案
整个方案分为以下四个主要步骤:
- 安装插件:使用 WordPress 插件 WP-Statistics 记录访客 IP 等基础信息;
- 引入数据:将插件采集的数据导入到 WorkFine 平台作为外部数据源;
- 信息查询:调用第三方 IP 地理位置查询接口(如 VORE-API)获取详细地理位置信息;
- 可视化展示:通过 WorkFine 决策分析模块完成数据的可视化展示。

本文重点介绍第3步——如何通过 Python 脚本实现 API 循环查询,并将结果写入 WorkFine 数据库。
三、API 查询示例与返回结构
我们使用的 API 接口地址为:
https://api.vore.top/api/IPdata?ip=xxx.xxx.xxx.xxx
返回 JSON 示例如下:
{
"code": 200,
"msg": "SUCCESS",
"ipinfo": {
"type": "ipv4",
"text": "43.196.4.229",
"cnip": false
},
"ipdata": {
"info1": "北京",
"info2": "",
"info3": "北京",
"isp": "北京新网科技有限公司"
},
"adcode": {
"o": "北京北京 - 北京新网科技有限公司",
"p": "北京",
"c": "北京",
"n": "北京-北京",
"r": "北京-北京市区",
"a": null,
"i": false
},
"tips": "接口由 VORE-API 提供",
"time": 1746247912
}
四、数据库结构映射关系
我们将 API 返回的数据存储到 WorkFine 的数据库表 UDT_S_373 中,字段对应关系如下:
数据库字段名 | 对应 API 字段 |
---|---|
UDF_S_3070 | code |
UDF_S_3071 | msg |
UDF_S_3072 | ipinfo.type |
UDF_S_3073 | ipinfo.text |
UDF_S_3074 | ipinfo.cnip |
UDF_S_3075 | ipdata.info1 |
UDF_S_3076 | ipdata.info2 |
UDF_S_3077 | ipdata.info3 |
UDF_S_3078 | ipdata.isp |
UDF_S_3079 | adcode.o |
UDF_S_3080 | adcode.p |
UDF_S_3081 | adcode.c |
UDF_S_3082 | adcode.n |
UDF_S_3083 | adcode.r |
UDF_S_3084 | adcode.a |
UDF_S_3085 | adcode.i |
UDF_S_3086 | tips |
UDF_S_3087 | time |
IP 来源数据表为 UDV_377,IP 字段为 UDF_V_3091。
五、Python 实现脚本功能详解
功能要点:
- 从配置文件读取数据库连接信息、请求间隔时间等参数;
- 自动清理 7 天前的日志文件;
- 日志记录功能完整;
- 支持 API 循环查询,防止重复插入;
- 将 API 查询结果写入 WorkFine 数据库;
- 错误重试机制(可选);
- 防止 IP 被封策略(控制请求频率)。
脚本执行流程图:



六、实现步骤总结
- 获取 API 接口数据:确认接口格式、返回内容、请求方式;
- 创建 WorkFine 模板字段:根据返回数据结构,在 WorkFine 中创建对应的字段;
- AI 辅助生成脚本:将字段映射关系、数据库结构、业务逻辑提交给 AI,让其生成初步脚本;
- 测试运行脚本:在本地环境中安装依赖包,运行脚本并调试;
- 部署与定时任务:将脚本部署到服务器,并设置定时任务自动运行。
💡 温馨提示:每个 WorkFine 账套的模板字段可能不同,建议每次都由 AI 根据实际字段自动生成脚本,以节省时间和避免错误。
七、注意事项
- API 请求频率不宜过高,建议每秒不超过 1 次,防止被封;
- 日志文件保留周期设为 7 天较为合理;
- 若需长期运行,建议结合 Windows Task Scheduler 或 Linux Cron 定时任务;
- 所有敏感信息(如数据库用户名密码)应放在 .ini 配置文件中,避免硬编码;
- 可加入异常捕获机制,确保程序健壮性。
八、结语
通过本次实践,我们成功实现了利用 Python 脚本对接 API 接口,批量获取 IP 地理位置信息,并将其写入 WorkFine 数据库的功能。这不仅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,也为后续的可视化分析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如果你也想尝试类似的功能,欢迎留言“250509”获取我正在使用的完整脚本文件,一起探讨更多应用场景!
如有疑问或需要协助定制脚本,也欢迎留言交流,我会第一时间回复!
作者:BN1000
来源:www.bn1000.com
日期:2025年5月9日
脚本文件
文件结构
├─📁 logs/
│ └─📄 ip_data_fetcher.log
├─📄 config.ini
├─📄 ip_data_fetcher.py
└─📄 last_rid.txt
更多截图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