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 Excel 中常用求和类函数的中文详解,包括语法、参数说明及实际示例,帮助你快速掌握它们的用法。
1. SUM
函数
功能:对一系列数值进行求和。
语法:
SUM(数值1, [数值2], ...)
参数说明:
- 数值1:必需,要相加的第一个数值、单元格引用或区域。
- [数值2], …:可选,最多可添加 255 个额外的数值、引用或区域。
示例:
=SUM(A1:A5)
将 A1 到 A5 单元格中的数值相加。
例如:A1=1, A2=2, A3=3, A4=4, A5=5 → 结果为 15。
2. SUMIF
函数
功能:根据单个条件对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求和。
语法:
SUMIF(条件区域, 条件, [求和区域])
参数说明:
- 条件区域:用于判断条件的单元格区域。
- 条件:判断标准,可以是数字、文本、表达式(如 “>100″)或单元格引用。
- [求和区域]:可选,实际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。如果省略,则对“条件区域”本身求和。
示例:
=SUMIF(B1:B5, "苹果", C1:C5)
在 B1:B5 中查找“苹果”,并将对应的 C1:C5 的数值相加。
例如:B1=苹果, C1=10;B2=香蕉, C2=20;B3=苹果, C3=30 → 结果为 40。
3. SUMIFS
函数
功能:根据多个条件对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求和。
语法:
SUMIFS(求和区域, 条件区域1, 条件1, [条件区域2, 条件2], ...)
参数说明:
- 求和区域:要进行求和的实际区域。
- 条件区域1:第一个条件判断所依据的区域。
- 条件1:第一个条件。
- [条件区域2, 条件2], …:可添加多组条件,最多支持 127 对条件。
示例:
=SUMIFS(D1:D10, A1:A10, "张三", B1:B10, "销售部", C1:C10, ">5000")
对 A列为“张三”、B列为“销售部”、C列大于5000 的 D列数值求和。
4. SUMPRODUCT
函数
功能:返回多个数组对应元素相乘后的和(即“乘积之和”)。
语法:
SUMPRODUCT(数组1, [数组2], [数组3], ...)
参数说明:
- 数组1:必需,第一个数组或区域。
- [数组2], [数组3], …:可选,最多支持 255 个数组。
注意:所有数组维度必须相同,否则返回错误。
示例:
=SUMPRODUCT(A1:A3, B1:B3)
相当于:A1×B1 + A2×B2 + A3×B3
例如:A1=2, A2=3, A3=4;B1=5, B2=6, B3=7 → 结果为 (2×5)+(3×6)+(4×7)=10+18+28=56。
高级用法(带条件):
=SUMPRODUCT((A1:A10="苹果")*(B1:B10))
统计 A列中为“苹果”对应的 B列数值之和(相当于条件求和)。
5. SUMSQ
函数
功能:计算一组数值的平方和。
语法:
SUMSQ(数值1, [数值2], ...)
参数说明:
- 数值1:必需,要计算平方和的第一个数值或区域。
- [数值2], …:可选,最多 255 个数值或区域。
示例:
=SUMSQ(3, 4)
结果为:3² + 4² = 9 + 16 = 25。
也可写成:
=SUMSQ(A1:A3)
对 A1:A3 中每个数值平方后求和。
6. SUMX2MY2
函数
功能:计算两个数组中对应数值的平方差之和(即 Σ(x² – y²))。
语法:
SUMX2MY2(数组X, 数组Y)
参数说明:
- 数组X:第一个数组,其元素将被平方。
- 数组Y:第二个数组,其元素也将被平方。
公式:Σ(x² – y²) = Σx² – Σy²
示例:
=SUMX2MY2(A1:A2, B1:B2)
假设 A1=3, A2=4;B1=2, B2=1
结果为:(3² – 2²) + (4² – 1²) = (9-4)+(16-1)=5+15=20。
7. SUMX2PY2
函数
功能:计算两个数组中对应数值的平方和之和(即 Σ(x² + y²))。
语法:
SUMX2PY2(数组X, 数组Y)
参数说明:
- 数组X:第一个数组。
- 数组Y:第二个数组。
公式:Σ(x² + y²)
示例:
=SUMX2PY2(A1:A2, B1:B2)
A1=3, A2=4;B1=2, B2=1
结果为:(3²+2²)+(4²+1²) = (9+4)+(16+1)=13+17=30。
8. SUMXMY2
函数
功能:计算两个数组中对应数值之差的平方和(即 Σ(x – y)²)。
语法:
SUMXMY2(数组X, 数组Y)
参数说明:
- 数组X:第一个数组。
- 数组Y:第二个数组。
公式:Σ(x – y)²
示例:
=SUMXMY2(A1:A2, B1:B2)
A1=3, A2=5;B1=1, B2=2
结果为:(3-1)² + (5-2)² = 4 + 9 = 13。
总结对比表:
函数名 | 功能描述 | 常见用途 |
---|---|---|
SUM | 普通求和 | 基础加法运算 |
SUMIF | 单条件求和 | 分类汇总(如按产品) |
SUMIFS | 多条件求和 | 多维度筛选求和 |
SUMPRODUCT | 数组乘积之和 / 条件求和 | 高级条件统计、加权平均 |
SUMSQ | 平方和 | 数学计算、方差基础 |
SUMX2MY2 | 平方差之和 | 统计差异(较少用) |
SUMX2PY2 | 平方和之和 | 向量模长计算 |
SUMXMY2 | 差的平方和 | 误差分析、最小二乘法基础 |
✅ 提示:
SUMPRODUCT
是非常强大的函数,可用于替代SUMIFS
实现数组计算。- 所有函数中的文本或条件若含比较符(如
">100"
),需用英文双引号包围。 - 使用数组函数时,确保区域大小一致,避免 #VALUE! 错误。
如需具体案例文件或进一步解释,请告诉我你的使用场景!